“立秋不躲秋,秋冬是非多”,这句老话像一阵穿堂风,带着岁月沉淀的凉意钻进耳朵。作为土生土长的北方人,我自小跟着奶奶在院子里摆供桌、啃西瓜,那些藏在节气里的讲究,如今想来竟像陈年老酒,越品越有滋味。今年立秋在8月7日,闰六月十四的午时过后,正是“晚立秋,热死牛”的时节,咱们不妨聊聊老祖宗留下的生存智慧。
这四个生肖要“躲秋”
2025年是乙巳蛇年,太岁星君是郭灿大将军。民间讲究虎、猴、蛇、猪(与太岁相冲刑害),四个生肖要躲秋。为啥?奶奶说这是“犯太岁”,就像咱们走路撞了人要道歉,这四个属相在节气交替时得避着点天地气场的转换。具体怎么躲?立秋交节前后一小时(12:50-14:50),关上门窗拉上窗帘,喝口凉白开,别跟人拌嘴。
记得去年表姐属龙,立秋那天偏要顶着大太阳去逛街,结果中暑在医院躺了三天。
这事儿虽说不绝对,但老话里藏着对自然的敬畏。就像咱们过马路看红绿灯,躲秋也是给身体一个适应期,您说是不是?
立秋做三事
第一件:啃秋瓜,咬住暑气。
“立秋吃西瓜,不用把药抓”,这话我从小听到大。
奶奶总把西瓜泡在井水里,切开来红瓤黑籽,甜得能沁出眼泪。
现代科学也说,西瓜90%是水分,立秋后干燥,啃口西瓜既能补水又能防秋燥。不过要提醒您,冰箱里拿出来的西瓜别急着吃,温着吃更护肠胃。
第二件:贴秋膘,进补有讲究。
“夏天亏,秋天补”,老辈人贴秋膘爱炖红烧肉,可现在咱们日子好了,贴膘得讲究科学。上周去菜市场,看见张婶买了半只草鸡,说回家炖山药,既补气血又不油腻。
营养师也建议,立秋后多吃白色食物,银耳、百合、莲藕,润肺又健脾,比大鱼大肉更实在。
第三件:晒秋忙,五谷丰登。
在江西婺源,立秋后家家户户在屋顶晒辣椒、玉米,红黄相间像幅画。咱们城里人虽没屋顶,但可以学学晒豆角、晒萝卜干。
上周我晒了半斤豇豆,冬天炖肉时放一把,那叫一个香。
晒秋不仅是储存食物,更是把夏天的阳光收进罐子里,留着慢慢品味。
立秋忌两样,避开“秋老虎”的坑
第一忌:忌下河游泳
“立秋游泳惹病忧”,这话不是吓唬人。上周邻居老王去河里游泳,回来就打喷嚏,说是水温低寒气入体。
医生也说,立秋后水温下降快,容易引发关节炎。想游泳?去室内泳池,水温控制在26℃以上才安全。
第二忌:忌争吵动气
“秋后算账”这话有道理,立秋后肝火旺,一点小事就容易急眼。昨天在小区看见李阿姨和王大爷因为浇花吵起来,结果两人血压都高了。
老祖宗说“立秋不躲秋,秋冬是非多”,其实是要咱们心平气和,像秋天一样沉静。
如今过立秋,不必拘泥于形式,但精髓要留住。
想起奶奶常说:“节气是老天爷给的提醒,该收心时别贪玩,该进补时别亏嘴。”这话放在今天,不就是告诉我们顺应自然、张弛有度吗?
立秋这天,太阳到达黄经135°,北半球的白昼开始短于黑夜。这是大自然的转折点,也是咱们调整生活的契机。躲过暑气,贴好秋膘,晒足阳光,带着对丰收的期待,慢慢走进秋天。
最后送您一句老话:“立秋晴一日,农夫不用力”,愿今年风调雨顺,咱们都过个舒坦的秋天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