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边吃着人家的饭,一边砸人家的锅?
国家外交,利益为先,这确实不是稀罕事,但有些小国在对外关系的处理上,实在不那么体面。
前有立陶宛吃饭砸锅,渲染中国威胁论;后有无视跟中国68年的友谊,上赶着邀请赖清德访问。
见风使舵、背刺故友,怪不得有人说“中国68年的友谊喂了狗”!
巴拉圭背叛68年友谊
这个国家就是南美的一个国家,巴拉圭。
巴拉圭和中国有着68年的友谊,虽然双方没有正式建交,但早在 1957 年,中国和巴拉圭的贸易合作以及民间帮助就有过很多次。
比如,中国的轻工产品源源不断地进入巴拉圭市场,而巴拉圭的大豆、牛肉也开始出现在中国的餐桌上。
这种默契的合作持续了几十年,到了 2024 年,两国贸易总额已经达到了 18.43 亿美元,其中中国自巴拉圭进口的大豆占其出口总量的 78%,牛肉占 63%,铁矿石占 80%。
这些数字背后,是无数巴拉圭农民和工人的生计,也是中国市场对这个南美国家的鼎力支持。
更让巴拉圭感动的是在新冠疫情最严峻的 2020 年,当巴拉圭医疗物资告急时,中国二话不说,通过国际货运公司紧急送去了超 40 吨的口罩、防护服、呼吸机等救命物资。
中国企业还通过 "新冠疫苗实施计划" 为巴拉圭提供疫苗,帮助其缓解疫情危机。
当时的巴拉圭总统阿夫多?贝尼特斯甚至用中文在国际社交平台上发帖,感谢中国的雪中送炭。那一句句真挚的话语,让中巴两国人民的心紧紧相连,成为一段佳话。
可谁能想到,这样的深情厚谊,却在 2025 年夏天被巴拉圭政府亲手撕得粉碎。
大家都知道,中国对于台湾问题上非常严肃,任何想要和中国建交、合作都必须承认一个中国原则,不得随意干涉。
可巴拉圭政府竟然置一个中国原则于不顾,公然邀请赖清德窜访。这不仅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,更是对中巴 68 年友谊的无情背叛。
赖清德这次窜访,打的算盘可不少。在今年台湾选举中受挫后,他急需通过这种政治表演来转移矛盾,刷存在感。
而巴拉圭呢,则因为台湾当局承诺给他们资助3000万美金而同意,却忘了中国市场的分量。
要知道,中国每进口 10 吨大豆,就有近 8 吨来自巴拉圭;超市里卖的豆油,十罐有八罐原料来自这个南美国家。
牛肉和铁矿石的情况也差不多,中国市场就是巴拉圭经济的 "压舱石"。
这不,因为台湾问题,中国决心对巴拉圭进行反制。
2025 年上半年,巴拉圭的大豆出口量直接暴跌 25%,国际价格下跌和干旱减产让当地农民急得跳脚。
这还只是开始,如果继续执迷不悟,等待他们的将是更严厉的反制。看看立陶宛的下场就知道了!
2021 年,立陶宛为了讨好台湾,允许其设立 "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",结果中国迅速将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,贸易合作几乎停滞。
立陶宛的乳制品、木材等产品在中国市场遭遇滑铁卢,1300 多家依赖中国市场的企业倒闭,6 万人丢了工作。
到了 2025 年,立陶宛总理不得不承认,与台湾的经济往来对他们毫无益处。可即便如此,想要恢复与中国的关系,也绝非易事。
巴拉圭的情况比立陶宛更严重。立陶宛好歹还有欧盟的支持,而巴拉圭在南美洲孤立无援,唯一的靠山台湾当局能给的帮助微乎其微。
更讽刺的是,赖清德的窜访计划还没实施就已经夭折。7 月底,中美在瑞典举行经贸会谈,美国为了不节外生枝,拒绝了赖清德的过境请求。
赖清德不得不找借口说要协商关税问题、关注灾后重建,然后不得不取消8月出行计划,实际上是被美国打了脸!
这出闹剧的背后,是台湾当局的黔驴技穷和巴拉圭政府的短视。
台湾想用金钱拉拢 "邦交国",却不知道这种 "金钱外交" 早已过时;巴拉圭以为靠美台就能舍弃大陆政府,却忘了整个大陆市场才是他们真正的生命线。
中国外交部已经明确表态,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来,坚决反对台湾地区领导人以任何名义窜美。这是中国的底线,不容任何人触碰。
巴拉圭如果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走下去,必将重蹈立陶宛的覆辙,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。
68 年的友谊来之不易,希望巴拉圭政府能早日清醒过来,不要让一时的利益冲昏了头脑。
毕竟,中国市场的大门永远敞开,但前提是必须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。否则,等待他们的,只能是自食恶果。
参考信息: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